语言“刺激”
孩子从出生开始,就懂得观察这个世界,倾听人们发出的各种声音,从中获取语言信息。在孩子不会说话时,他们对爸妈的音调和声音高低最感兴趣。
在这个阶段,家长可以每天多和孩子说话,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,告诉他周围正在发生的事。
比如跟孩子身体接触时,可以对孩子说:“妈妈正在给你擦护肤霜哦,让你的皮肤变得光滑滑水润润。”
讲故事
当孩子可以正常说话,并且词汇量飞速扩充时,家长可以每天定时定点给孩子讲一些简单的儿童故事,时间以每次十分钟至二十分钟为宜,时间过长可能会致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。
在讲故事的过程中,家长可以多问孩子问题,例如,小猪佩奇那顶红色的帽子在哪里啊,引入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。
引导孩子深入表达
孩子一天天长大,活动空间也不断扩大,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。当家长带孩子外出游玩时,遇到孩子感兴趣的场景,可以请孩子发表他的看法。
孩子或许刚开始表达单一,家长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,引导孩子慢慢深入。通过这种方式,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,还能训练孩子的观察力。
语言课程学习
通过发音的拓展训练,激励孩子主动打开嘴型,提高语言表达能力。老师会进行讲评和指导,给孩子传授语言表达上的技巧。很多家长表示这样的课程对锻炼孩子的胆量、训练表达技巧非常有帮助。
“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往的重要媒介,如果语言表达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,必然造成孩子成长发展的障碍;家长在强调孩子语言发展时,切忌陷入这些误区。
1、只注重形式上的训练,而忽略了启发孩子去思考、理解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意义和作用。
2‘在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之间没有建立直接联系。更没有具体的训练方法。
其实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,但核心思想就两个字:多说。家长也要不断配合,点燃孩子学习语的兴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