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是原件,孩子是复印件,养育孩子一定是要以身作则,做好榜样的。
在日常生活中,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,家长们也都知道,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,我们的行为习惯非常容易就被孩子模仿,当然一些坏的行为习惯也不例外,这些习惯在不知不觉中“带坏”了我们的孩子。
下面列出的这12种极易被孩子模仿的坏习惯,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,别再让坏习惯去影响孩子的成长,得不偿失。
01.自己明明很勤俭节约,却经常对孩子大手大脚
很多家长以为自己节约,给孩子奢侈的生活,是爱孩子的表现,其实不然,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形成学会奢侈、不懂回报和付出、不懂感恩的心理,也会缺乏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消费意识。
其实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没有贵的,只有对的,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,从小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,懂得勤俭节约,平等相处,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02、不懂礼貌
很多的家长面临繁重的日常劳作,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难免会言语冲撞,不管是家里还是外面,动不动就爆粗口,这样的行为特别容易被孩子模仿,久而久之终将变成孩子未来学业和事业上的绊脚石。
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特别审视自身言行,做一个讲文明、讲礼貌的人。言传和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。
03、带着孩子玩手机
手机上的很多内容不仅容易给孩子产生错误的认知,且长期玩手机会对孩子的发育不利,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,为工作辛劳的家长在下班后,面对孩子的哭闹、调皮等等行为时,往往用手机来“安抚”孩子,以便能获取片刻的安静,这样的方式其实是不可取的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避免的,但安排时间一定要严格规定,不能听之任之,而且关于里面的内容也要严格把控,但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玩,用亲子游戏来代替。
04.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
这样的做法首先会让孩子形成很强的心理落差,其次过多的比较,贴标签容易让孩子失去自信心,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,久而久之产生自卑心理。
其实正确的爱孩子方式应该是如其所是的,所以一定不能拿别人的孩子来和自己的孩子比较,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,只要没有特别的迟滞,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心,如果非要比较的话,跟孩子的过去比,每天多鼓励孩子的进步,多鼓励孩子的进步的地方,会有良好的效果。
05.过度爱护孩子
好孩子都是使唤出来的,大多数的家长其实心里都明白,也认同这样的观点,但是到了孩子身上,往往却很难去做到,心疼孩子,什么都不让他做,这样的做法不是爱孩子,其实是害了孩子,因为你的过度溺爱和保护,其实是剥夺了孩子的动手能力,让孩子丧失了学习的机会,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理能力会很差,而且思想上会过度依赖他人,也很难适应集体生活。
所以有这些行为的家长一定要注意,在日常生活中,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机会,在他的能力范围内,给他分配一些事情,让孩子明白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。
06.当着孩子的面,宣泄你的各种不满
这样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负面情绪,也让他慢慢学会挑别人的毛病,而不能审视自身的错误,极易形成错误地处理事情的观念和方式。
这样情况在夫妻之间是最为常见的,面对每天的柴米油盐,再好的夫妻也会有拌嘴的时候,所以作为家长,我们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,要给孩子树立积极正能量的处事态度和思维,才能养成乐观积极的孩子。
07.说谎
大人经常说谎,孩子也跟着学,慢慢地形成说谎不是错的错误认识,同时,他们可能也会对大人的做法感到奇怪和不解,而产生认识偏差。
所以作为家长,我们一定要珍惜孩子的信任,不要敷衍孩子,承诺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。无论孩子在不在场,都争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。
08.做事拖拉,没有时间观
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孩子没有时间观,对不守时、迟到之类的不良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,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,孩子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,对未来的生活是极为不利的。
作为家长,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确的时间观,让他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,要培养孩子制定计划,做事按计划执行,培养他们独立计划的能力和自律的性格。
09.不守交通规则
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,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,无论出门在外或在家,都很容易遇到危险。家长在这一点上要尤为注意,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以身作则。
不论是否带着孩子出门,都要遵守交通规则。平时也尽量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,告诉他,这样做,其实是在保护自己。
10.当众批评孩子
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,当众批评孩子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,也会让孩子感觉自卑,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,而且还不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。
孩子犯错及时改正是不错,但是方式方法很重要,纠正孩子的错误时一定要温和,不能随意批评,注意好场合很重要。
教育的宗旨是把千万个孩子培养成千万个样子,而不是把千万个孩子培养成一个样子,我是果爸,关注我,与您一起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!